3月6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召開記者會,厲以寧作為其中一位被邀請的全國政協委員就“中國經濟是否已經到了一個探底的拐點”“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速是否有希望超過6.5%”提出自己的見解。
2016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經濟增速設定在6.5%左右,這是近年來較低的一個預期目標。厲以寧認為,中國現在正處在轉型階段,要從原來把速度和數量放在主要位置的發展方式,轉變為以效率和質量為中心的發展方式,結構性改革問題一直在進行之中,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沒有結束。
我國是在不斷轉型、不斷改革當中來達到新的位置。所以現在已經處在轉型階段的拐點不一定符合中國的實際。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也在不斷提升。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這樣一個指標:GDP增長6.5%左右,另外又提到在實際工作中爭取要有更好的結果。
厲以寧認為,經濟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效率問題,效率有兩個基礎,效率的第一個基礎是物質技術基礎,有多少廠房、有多少設備、有多少原材料、質量如何、勞動力的質量如何,這是物質技術基礎,它是增長的保證,而且是常規的增長。還有另一個基礎就是效率的道德基礎。比如人們有認同感,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力量。人們有風雨同舟感,這又是有凝聚力、有共同的危機感等。所以道德力量調節是重要的,道德力量調節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這從歷史上已經看明的,也就是從前幾次自然災害的防護中看到的。所以在今年的增長當中,能不能有6.5%以上的增長,這個要看效率基礎怎么樣,能不能使大家都感到有新的突破。但是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全國上下都在為開好黨的十九大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就表明,2017年的成果可能會突破6.5%,也有可能使得經濟有更多的成就。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