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項目──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這是三峽電站運行管理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由此,三峽電站也成為我國第一座連續14年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的水電站。
據了解,三峽電站共安裝32臺70萬千瓦和2臺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單機容量和總裝機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年設計發電量882億千瓦時,是我國“西電東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電源點,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發揮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2003年,三峽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2008年,三峽工程右岸電站最后一臺機組正式并網發電,三峽工程初始設計的左右岸電站26臺機組全部投產運行。2012年,包括三峽地下電站在內6臺機組的三峽電站全部機組建成投產。2014年,三峽電站全年發電988億千瓦時,創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最高紀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自2003年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以來,三峽電站發出的強大電流就源源不斷地輸送至華中、華東和南方十省市,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清潔能源。如果按照每千瓦時電量產生12元GDP計算,一萬億千瓦時電量可以支撐我國12萬億元GDP。
三峽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節能減排效應,在優化我國能源結構、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一成績的取得,是三峽電站國際一流精益管理的結果,是長江流域管理機構、電網企業等相關部門和單位通力合作的結果,是中國水電引領世界的重要標志。
同時,1萬億千瓦時的三峽電具有巨大的節能減排效應。尤其是在霧霾頻發、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的當下,三峽發電突破1萬億千瓦時意義尤為重大。據統計,1萬億千瓦時相當于2015年上海市用電量的7.1倍,相當于節約標準煤3.1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8.58億噸,減排二氧化硫899萬噸,減排氮氧化物257萬噸。三峽電站減排效益與224.3萬公頃闊葉林相當,相當于在我國的國土上增加了三分之一個大興安嶺林區,對減少霧霾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