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能源局主導的首批105個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落地。自從2015年的電改九號文落地以來,市場對于增量配電投資業務逐步向社會資本放開已有預期。本次105個項目的落地是配電網業務改革的開始,預計后續還將會有新批次落地,同時增量配網的資產梳理、資產改造、新增園區PPP模式開啟等也將步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落地,主要看點是存量資產更新與園區新建市場。2016年8月發改委、能源局下發《關于請報送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的通知,12月初正式確定105個項目。從地區分布看,長三角以及南方地區是改革重點。首批增量配網試點項目中,大比例是存量園區的歸屬權重置,資產梳理后還存在更新改造需求;增量園區部分也存在大量新增投資需求,我們預計存量更新與資產新建總體帶動投資規模在500-1000億之間。
運營端看好配售電一體化的售電公司。在運營端,現有配網運營公司具備運營經驗,更容易實現異地擴張。我們看好配售電一體化的售電公司,以及相關的增值服務提供者,包括但不限于:(一)用戶用電規劃、合理用能、節約用能、安全用電、替代方式等服務;(二)用戶智能用電、優化用電、需求響應等;(三)用戶合同能源管理服務;(四)用戶用電設備的運行維護;(五)用戶多種能源優化組合方案,提供發電、供熱、供冷、供氣、供水等智能化綜合能源服務。
用電服務公司市場空間逐步打開,后電改時代紅利加速落地。過去非電網運營的配網資產不產生任何收益,資產持有者并不關心配電網運營的質量與效率;運營環節放開后,運營商掌握的增量權益包括電費收取與結算、客戶用電信息等,配電網運營水平直接影響運營商收益;用電信息與客戶粘性也催生用電服務、節能服務增值空間,本次試點落地是國內用電服務市場打開的轉折點,未來具有軟硬件配套能力的用電服務公司可能迎來市場爆發和估值重構。
文章來源:國際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