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從國網重慶江北供電公司獲悉,110千伏溉瀾溪變電站在進行綜合評估和科學論證后正式開工建設。該變電站建成后將有效解決溉瀾溪及周邊地區當前和未來五年供電緊張問題,避免限電及電力故障的發生,切實保障群眾生活用電和民生剛需。
供電滿載帶來民生隱患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溉瀾溪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該片區用電需求迅猛增長。據測算,溉瀾溪及周邊,包括魯能星城、重慶北站等區域,電力缺口已達8萬千伏安左右,預計隨著片區成熟及進一步開發,電力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
截至目前,為該地區供電的變電站已連續重載運行了2年多。特別是進入2017年,周邊變電站已經滿載,今夏高溫期間,還因配網過載發生過兩次短時停電。
“若規劃建設的變電站能如期建成投入使用,能有效解決局部電網設備持續重載帶來的民生隱患問題。” 據國網重慶江北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周邊變電站負載保持高位,一旦單一設備元件故障,將嚴重影響周邊地區工商業和市民用電,還將引發經常性的限電、停電情況,特別是度夏期間,若出現設備故障,將出現較長時間的停電,影響群眾正常生活,甚至還會危及周邊及主城電網安全。
建成后將解決保障群眾用電需求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當地高峰期出現的電力缺口,避免較長時間的停電,經過多次調研論證,溉瀾溪變電站的開工提上日程,項目規劃占地面積約5畝,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為全戶內布置,從外觀上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和諧美觀,建成后能改善周邊區域電網結構,強化周邊電力保障,有效滿足未來五年該片區的供電,這也贏得了居民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家住都市美鄰小區的游女士說,“聽說溉瀾溪變電站開工,小區居民們都很支持,一來是打消了用電高峰期超負荷運行帶來的斷電顧慮,即使在炎炎夏日,再也不用擔心空調運行壓力;二來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小區里的各種設施才能順利運行,大家才能享受一個好的小區環境。”
游女士表示,老百姓的生活“水、電、氣”是必需,缺一不可,用電穩定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啟動溉瀾溪變電站的修建,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解決了老百姓的后顧之憂。
科學施工確保項目“無危害”
修變電站保障電力供應,妥善解決老百姓生活剛需,是保障群眾日常生活的好事;是順應城市發展需求,滿足社會發展大局的民生之舉。但在走訪過程中,也有部分居民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和疑慮。
家住魯能星城十街區的程先生說,對于修建溉瀾溪變電站,小區業主們一方面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主要關心變電站建成后,項目輻射大小、噪音防控及是否對生活和身體健康產生危害等問題。
據介紹,溉瀾溪變電站的建設首先已取得規劃、國土、環保等部門審批,具備合法開工條件。
據建設現場技術負責人介紹,溉瀾溪變電站采用的是低噪音、低能耗的變壓器和先進的氣體絕緣全封閉電設備,將最大限度減少用地面積,實現資源節約。同時,由于采用智能化方式控制,供電性能將更加安全可靠。
環保部評估中心專家庫成員、電磁領域專家黃川教授說,110千伏溉瀾溪變電站為戶內式變電站。目前,國際標準工頻電場為5000伏/米,工頻磁場0.1mT,而更為嚴格的國家標準工頻電場為4000伏/米,工頻磁場0.1mT;而根據先前對110千伏石板坡戶內變電站的測試結果看,其場界工頻電場最大為7.69伏/米,磁感應強度為0.39x10-4mT,其值遠遠低于國家標準的限值要求。其次,110千伏的溉瀾溪變電站運行功率為50赫茲,對環境產生的是極低頻的工頻電磁場,其影響與我們平時使用的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日常小家電的影響相當,并不會對人身造成危害。
另外,據了解,國網重慶江北供電公司將在江北、渝北、兩江新區的統籌安排下,組織相關參建單位在做好環境保護、噪音揚塵控制的情況下,加大機具、人力等資源投入,力爭項目在2018年度夏高峰前投運,大幅改善當地電網結構以及未來五年的發展需要,市民用電將更加安全可靠。
同時還了解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規定,電力設施受國家法律保護,阻礙電力建設或者電力設施搶修的行為,將會依法受到處理。
文章來源:鳳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