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50年代已建立超級電網。①前蘇聯覆蓋東歐、中亞等20 個自治共和國,因此前蘇聯跨越9 個時區的超級電網于50年代末業已形成,并奠定了中亞和東歐電網互聯的基礎。②前蘇聯在80-90年代建成4 條特高壓貫穿歐亞大陸,主要目的是將西伯利亞區依塔特市富余的水電、哈薩克斯坦埃基巴斯圖茲市豐富的火電,送出到烏拉爾區恰爾連濱斯克市,以滿足西部負荷中心的需要。③蘇聯解體導致特高壓建設功敗垂成,只有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兩條線路投入商業運行,特高壓功敗垂成的本質是90年代前蘇聯解體導致的GDP 與社會用電量崩盤。
俄羅斯繼承前蘇聯的超級電網與超級能源。①前蘇聯解體后,主體俄羅斯沿用形成東電西送的電網格局。②90年代,俄羅斯為快速擺脫國家的政治經濟困境,開始了以私有化為核心的改革,俄羅斯繼承的前蘇聯電網與能源資產被私有化改革中的財閥瓜分一空。③俄羅斯是能源超級大國,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煤炭儲量世界第三,石油儲量世界第七,核電世界第三,私有化改革也形成了俄羅斯目前的幾家巨頭能源公司。
前蘇聯電網老化導致莫斯科大停電事故。歷史上的重大停電大多是因為全國電網以交流高壓同步互聯。莫斯科環網由7 座500kV 變電站組成,其中5 座與外網相連。停電原因是用電負荷大幅增長,線路過負荷跳閘引起連鎖反應。俄羅斯統一電網使用年限過長,電網老化嚴重,一半以上的電網設備在前蘇聯時期購置,運行已超過30年。根據《俄羅斯2020年前電力現代化綱要方案》規劃,到2020年電網投資的總規模將達到6645億元。其中新建電網工程為3842億元,現有電網的改造和技術升級為2803億元。
俄羅斯電網是中國一帶一路的最大市場。①運動賽事促使俄電網升級改造,索契冬奧會電力項目建設計劃投入資金37億美元;2018年世界杯將在俄羅斯13 個城市舉行,預計歐洲區四大電網區域投資額達到194.7億美元。②微電網、分布式在俄羅斯貧困/極端地區也存在較大應用前景,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及北極圈地區有超過一千萬人和五百萬農場不能連接到互聯電網,只能憑借柴油發電機和燃氣動力發電機供電。③2016年俄羅斯零售電力市場自動計費普及率為9%,2017年俄羅斯能源局規定地區電網系統將從本年7月1日開始實行智能電表系統。④俄羅斯阿穆爾州葉爾科夫齊市通往河北霸州的特高壓線路提上議程,已完成俄羅斯煤電對華北負荷中心的輸送。
文章來源:國際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