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解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時表示,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安排2017年去產能各項工作,總的方向是“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更多采取技術標準規范,更加科學精準、扎實有效去產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2017年是去產能的攻堅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任務更重、壓力更大、要求也更高。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安排2017年去產能工作中,主要有五個著力點。
一是科學確定目標任務。落實“十三五”期間統籌規劃、前三年集中攻堅、任務大頭落地的要求,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各地區資源條件、供需實際、在建項目有效銜接等因素,研究確定各地化解過剩產能的目標任務。
二是進一步突出重點。將處置“僵尸企業”作為化解過剩產能的“牛鼻子”,對“僵尸企業”加快退出、關停出清。
三是做好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工作。
對符合條件的職工分流安置,繼續給予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支持。加強再就業幫扶,做好轉崗就業、再就業培訓,發揮好社會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同時,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妥善處置企業債務,防范道德風險。
四是強化標準和法規的執行。去產能首先應該去的是落后的、不安全的產能。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法律法規和標準,更加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更加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更加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推動落后產能應退盡退、能退早退。
五是守住“四個底線”、做到“三個結合”。“四個底線”,就是安全生產的底線,妥善安置職工的底線,依法依規和誠信履約的底線,保障穩定供應的底線。“三個結合”,就是去產能與促進產業區域布局優化相結合,與促進產品和技術升級相結合,與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相結合。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