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卡魯瑪水電站進水口1號壓力豎井采用的滑模技術首倉混凝土開澆。
壓力豎井巖壁混凝土襯砌相當于給豎井內壁穿上一件光鮮外衣,卡魯瑪項目這件“外衣”有48米深,平均襯砌厚度0.6米,需要近800立方米混凝土。豎井澆筑采用的是目前通用的液壓滑模技術,以液壓千斤頂為滑升動力,在成組千斤頂的同步作用下,帶動1米多高的工具式模板或滑框沿著剛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或模板表面滑動,混凝土由模板的上口分層向套槽內澆灌,每層一般不超過30cm厚,當模板內最下層的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模板套槽依靠提升機具的作用,沿著已澆灌的混凝土表面滑動或是滑框沿著模板外表面滑動,向上再滑動約30cm左右,這樣如此連續循環作業,直到達到設計高度,預計需要20個工作日才可完成整個施工。該技術具有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現場場地占用少、結構整體性強、抗震性能好、安全作業有保障、環境與經濟綜合效益顯著等特點。
按照生產計劃,卡魯瑪項目2017年將面進入混凝土施工階段。豎井滑模的開澆標志著卡魯瑪豎井混凝土澆筑的全面展開,是2017年度卡魯瑪混凝土施工計劃的重要節點。卡魯瑪項目共有六個壓力豎井和一個出線豎井需要采用此方法澆筑混凝土,總共需要要澆筑11000多方混凝土,豎井滑模施工的難度很大,需要克服滑升平臺易變形,滑升過程容易跑偏,現場人員經驗不夠豐富,模體滑升速度與混凝土的入倉澆筑速度以及鋼筋安裝進度配合難度大,作業空間狹小、環境惡劣等困難,但是卡魯瑪一線指戰員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攀爬在高陡狹窄的腳手架上下,穿梭于陰暗潮濕的洞室之間,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元宵佳節。相信只要有我們堅忍不拔的精神,一定可以克服千難萬險,勝利完成卡魯瑪項目的施工任務,努力打造EPC項目合同履約的典范。
文章來源:國際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