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蘇最具有條件開展配售電改革、推進現貨市場建設。
江蘇是全國經濟大省、用電大省,僅次于廣東;區域內工業園區林立,工商業企業密集、經濟活躍度高,且園區內配網資產產權清晰,園區配售電改革具備基礎;江蘇有推進大用戶直購電的經驗,深化改革具備基礎。
2.售電公司尚未參與市場交易。
江蘇采取穩中有進的策略,售電公司尚未參與市場交易,盡可能使改革紅利向工業用戶轉移。為避免市場波動,江蘇采取邊際統一出清的方式一次性成交50億千瓦時電量,交易規模創全國之最,年內市場化交易規模595億千瓦時,預計明年交易量翻倍。
3.江蘇增量配售電試點改革即將落地。
目前江蘇省上報國家發改委5個增量配網改革試點項目,其中包括南京江寧開發區、南通通州灣、宿遷港園區、連云港徐圩新區、揚中開發區。地方政府+熱電企業+設備公司(+電網企業)是試點項目的主要股權結構。
4.配售電商業模式多樣化。
配售電公司收入來源主要包括:配網費、電費價差、節能等增值服務、金融資產服務、交易競價服務等。在市場培育初期,配售電公司憑借自然壟斷的屬性可以在配網費、電費價差上獲得高額利潤;電力市場成熟后,逐步向節能服務、金融資產服務、交易競價服務等要效益。
文章來源:國際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