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日舉辦“中國、美國與拉美:新行為體和變化中的關系”國際研討會。在“資助拉丁美洲:跨太平洋的投融資”議題發言中,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托馬斯·羅斯基首先總結了中國電力行業發展的成就,之后重點探討了中國在拉美電力發展中參與的策略和優勢,最后指出了參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難。
中國電力發展成績斐然。托馬斯·羅斯基說,中國電力發展非常成功,在30年前,中國電力行業的技術還非常落后,只能勉強滿足國內的用電需求,但是現在這些都得到了改變,整個電力行業實現了飛躍,很多技術在世界上成為領頭羊。
中國參與拉美電力發展是政府和私營部門相配合的結果。中國政府制定“走出去”戰略,鼓勵中國公司在海外發展業務,尤其是“一帶一路”政策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心,對于電力行業有很大側重。托馬斯·羅斯基說,中國國有企業受到中國政府政策推動,比如政府提出業務刺激政策,國有公司要執行政策;政府說我們要走出去,那么這些國有公司,如國家電網,會舉著火炬,執行政府政策。此外,政府在融資方面也有鼓勵措施。
中國在參與過程中也遇到了瓶頸和阻礙。中國企業到了拉美,但對于拉美文化、政治和社會情況缺乏足夠了解,托馬斯·羅斯基認為,拉美同事如果期待中國同事自己解決這個問題,那是比較困難的,拉美同事有責任教中國同事,比如必須要關注什么。另一方面,拉美的伙伴也需要了解中國。
文章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