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電力改革政策
1.華東能源監管局參加上海電改相關交易方案討論會
會議介紹了《上海市跨區跨省發電權交易工作方案(討論稿)》等上海電改相關交易方案,與會各方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并結合上海的實際和特點提出了建議和意見。會上,華東能源監管局指出,跨區跨省發電權交易方案有助于未來上海進一步合理消納市外清潔能源,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較強,同時也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交易規則,促進上海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積極有序推進。
2.國家發改委引入第三方征信機構推進電力行業信用建設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公開招投標的結果,引入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征信機構,雙方正式簽署《合作開展電力行業信用建設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委托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電力行業信用建設工作,包括建立電力行業信用記錄、參與電力行業準入備案和準入資質監管,開展行業信用評價,提供基本信用信息服務,實施電力行業信用監測等,為推進電力行業信用建設奠定基礎。
3.山西省出臺電力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
10月13日,山西省出臺《山西省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意見》,以此提高供給效率,增強供給側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促進電力消納,推動供需矛盾的解決,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
4.電力售電側改革取得新進展兩江新區再增售電公司
從重慶市發改委獲悉,重慶市售電公司目錄新增第一批企業名單公布。華能重慶能源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彤運售電有限公司、重慶科陸售電有限公司等位于兩江新區的3家企業以及重慶寒陽售電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英菲葆爾電力銷售有限公司等,共5家企業列入重慶市售電公司目錄。
5.廣東電改新規醞釀明年出爐售電市場或現“大魚吃小魚”
廣東經信委向廣東電網、廣州供電局、深圳供電局、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等下發通知,為籌備好2017年市場建設和規則調整相關工作,定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召開廣東省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方案及交易基本規則宣貫會議。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還將介紹《廣東電力市場交易基本規則(試行)》和《廣東電力市場監管實施辦法》有關規定等,這意味著醞釀多時的廣東電力交易新規即將出臺。
六、電力改革行業其他重要信息
1.國家發改委:用電結構優化電力體制改革試點覆蓋21省
10月13日國家發改委定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并回應熱點問題。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電力運行情況方面,當前用電結構進一步優化;電力體制改革方面,試點已覆蓋2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2.廣東完成16年競價電量目標,全國電改加速
2016年9月廣東集中競價電量再創新高,達到40億kWh,3-9月份累計成交電量達到159.8億kWh,超過全年140億kWh的原定競價電量目標。2016年廣東售電市場競價交易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應,將在一定程度上利好該省及全國其他地區售電市場改革推動。
3.蕪湖供電公司主動融入電改有作為
10月20日下午,安徽蕪湖供電公司組織召開全市售電公司和直接交易用戶座談會,積極融入電力體制改革,用心做好售電公司、市場交易用戶供電服務工作。
4.寧夏加快推進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寧夏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逐步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規模,完善市場交易機制,通過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據寧夏自治區經信委電力運行處介紹,今年前8個月,寧夏完成交易電量194億千瓦時,累計讓利10.5億元。
5.云南省內電力市場交易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
10月20日,云南省內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達到507.7億千瓦時,比2015年全年交易電量增加187.7億千瓦時,主要行業開工率由年初的35.4%回升至目前的60%,穩增長作用明顯。
6.企業違規交易700萬度全國電改開出第一張罰單
10月21日,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網站顯示,根據群眾舉報,南方能源監管局對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國潤不銹鋼實業有限公司在不具備準入條件下違規參與廣東電力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一事進行了查處,取消了該公司市場交易資格。這是電改以來,監管部門首次對違規電力交易的市場主體進行查處。
7.山西啟動售電側改革已成立售電公司44家
繼9月份山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后,目前全省在工商部門登記成立的售電公司已有44家。此前,山西正式印發了售電側改革實施方案,將逐步放開售電側市場準入,培育多元售電主體。
8.黑龍江積極推進電改企業用電成本降低
目前黑龍江省電力市場交易穩健發展——準入企業由新增電量改為全電量參加交易,火電機組準入條件放寬至單機20萬千瓦。省內31家電力用戶和17家發電企業已完成第一批直接交易,總交易電量34.94億千瓦時,比2015年實際完成量增加275%。通過大用戶直接交易,電價平均降低58元/千瓦時,降低企業成本2.02億元。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