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全省重點能源企業、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相關金融中介機構、產業園區,以及省內部分市州近百個單位的相關負責人,舉辦如此高規格的清潔能源相關研討班在四川尚屬首次,研討的重要內容之一即是四川清潔能源的消納問題。" />
8月初,一場關于四川清潔能源開發與利用的專題研討班在清華大學開班。聚集全省重點能源企業、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相關金融中介機構、產業園區,以及省內部分市州近百個單位的相關負責人,舉辦如此高規格的清潔能源相關研討班在四川尚屬首次,研討的重要內容之一即是四川清潔能源的消納問題。
今年上半年,四川全社會用電量達970.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增速較一季度的1.16%略有提升,但低于全國2.7%的總體水平。從一段時間來看,增速疲軟或將持續。
在電量富余的情況下,如何促進四川清潔能源的消納,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直擊痛點大量富余水電待消納
四川建設全國清潔能源基地,目前最大的痛點在于“棄水”電量消納。由于水電裝機不斷增長、用電需求放緩,四川電網由以前的“豐余枯缺”變成“豐余枯足”,“棄水”成為常態。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提供的兩組數字觸目驚心:102億千瓦時、200億千瓦時。前者是2015年四川水電棄掉的電量,后者是2016年四川預期的 “棄水”電量。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周樺指出,客觀來看,富余水電的出現是發展中的問題。四川水電機組大多以徑流式為主,整體調節性能差,枯水期發電能力僅為豐水期的三分之一左右。通俗地說,就是大部分水力發電只能即發即用,沒辦法把晚上的水拿到白天用,因而在用電的平段和谷段,就有可能產生一定量的“棄水”。
在各種不利因素交織疊加的情況下,能源企業開始勒緊腰帶過日子。單純依靠擴張、增量的道路未來走不通了,必須要重新考慮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式。對清潔能源大省四川來說,白白讓水流走讓人心痛,采取多種途徑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才是發展之策。
富余水電消納矛盾突出,“棄水”問題日益嚴重,成為四川清潔能源發展之痛。
跨區跨省外送激發交易市場活力
事實上,今年5月,率先探路改革,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已在成都掛牌成立。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毓毅介紹,該中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水電送端省級電力交易平臺,成立后的首要任務是促進四川清潔能源發展和消納。運行4個多月來,該中心全力促進四川清潔能源消納,川電外送電量同比超10%。
跨區跨省外送電量由計劃電轉變為市場電,大大激發跨區跨省水電交易的市場活力。豐水期初,在北京交易平臺利用市場化交易固化全年外送計劃,一次性市場交易年度外送電量238.05億千瓦時,較去年統調電廠全年外送電量增長11.24%,降低了因受端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并首次實現了川電借道西北外送華北市場,完成了2016年四川外送電“開門紅”。
進入5月后,四川電網首次出現平水期大面積“棄水”的新情況。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緊急溝通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購電省(市),組織水電企業參與北京交易平臺的短期交易,在年度外送合約已達成19.23億千瓦時的基礎上,增加平水期外送電量4.9億千瓦時。首次實現了在平水期向外省大規模送電。
面對外送通道能力和外部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及時跟蹤購電省(市)市場需求和外送通道空余能力,與購電省(市)協商,報備北京交易平臺。6~9月,與湖北、河南等省達成低谷雙邊協議,累計成交電量5.12億千瓦時。利用通道剩余能力最大限度“填空式”送電,增強了外送電交易的靈活性。
通過長、短期和臨時交易相結合的方式,四川電網依托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依靠其對全國特高壓電網輸電資源的優化運營能力,將四川清潔水電資源送得更多、送得更遠,大力緩解了省內棄水問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因提前啟動大規模川電外送,實時增補短期、日前交易,今年上半年四川電網全口徑外送電量428.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56%。
省內直接交易為大客戶量身定做方案
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水電外送仍是主要途徑。“十二五”期間,四川電網實現跨越發展。先后投運±800千伏錦蘇、溪浙等特高壓工程,形成“四交四直”聯網格局,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增加到2850萬千瓦。
“十二五”累計外送電量3535億千瓦時,是“十一五”末的6倍。“十一五”以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用于與四川水電送出相關的電網投資累計超過1000億元,積極推進川內和跨區跨省外送通道建設,開拓省外市場最大限度消納富余水電。優化電網運行方式,提高水電消納能力。優化水庫運行方式,減少豐期火電開機容量,最大限度為水電騰出發展空間,協調大型水電開機,提高外送通道送電能力。
今年上半年,川渝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通過可研評審,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建成后將增加川電外送能力。
除了與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實現聯動,推動川電外送,四川電力交易中心還立足省內,組織大客戶直接交易。
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成立后,為促進富余水電消納,發展和衍生了3大類17個 市場化交易品種。秦毓毅告訴記者,針對電解鋁和多晶硅,交易中心有鋁硅電直購電方案,有效穩定了四川省66億千瓦時用電市場,對支持四川省經濟發展和促進水電消納起到了重要作用;針對鋼鐵、氯堿行業以及攀枝花釩鈦園區,實施精準扶持直購電方案,對促進四川省供給側改革、幫助鋼鐵行業脫困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利用直購電交易平臺開展的自備電廠停發消納富余水電交易,對促進四川省水電消納和減排起到良好效果,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認可,并被國網公司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
截至目前,交易中心共組織用電企業542戶和發電企業225家達成交易1653筆,達成年度交易電量385億千瓦時(水電298億千瓦時、火電87億千瓦時)。
促進本地消納大力推進電能替代項目
近日,G42(滬蓉高速)四川段沿線5個服務區充電樁投入使用,新能源車充滿一次電花費30至80元,可續航150至200千米,G42(滬蓉高速)四川段也成為四川省首條擁有充電樁的高速公路。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陳云輝介紹,除成南高速公路外,成自瀘、成渝高速的充電樁有望在年底前加快推進,年內,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將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共投入24座充電樁。而公司所屬充電樁將增加至1350個(新增128個),充電站增至44座(新增28座,其中成自瀘、成南、成綿高速24座,天府新區4座)。
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大力推進電能替代項目,是促進清潔能源本地消納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除加快充電站、充電樁建設外,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還在新建城市綜合體、商場、公共場所等推廣電蓄冷、電鍋爐等清潔能源替代工程。
截至5月底,共計完成替代電量17億千瓦時。其中,燃煤自備電廠替代作為電能替代的主要途徑,替代成效顯著,省內共計6戶企業參與,完成替代電量12億千瓦時,預計全年將多消納電量30億千瓦時。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